嘤嘤嘤,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介于运动学在物理学和月考中的重要地位,作此篇。好哒我们快快进入正题。直接上概念:(有的东西比较抽象,我尽力描述望谅解)
1.路程S(m)表示物体运动轨迹长度的物理量(标量)
2.位置:坐标系上的一点。位移x(m)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矢量)实质:两位置间的有向线段(起点指向终点)
3.时刻: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t(s)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标量)表示两时刻之间的差(时间的增量总是正数)这个大家感性理解就ok
4.速度v(m/s)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矢量)
5.加速度a( m/(s^2) )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
6.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对矢量不了解的请前往开学祭)
7.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注意!判断这种运动与速度无关)
好的概念差不多就叙述完了,下面讲讲它们之间的关系,来上公式!
1.Δv=at
2.v1=v0+Δv
3.x=vt(位移决定式)
???你肯定在想,我这给的是什么玩意,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个物体,该时刻的加速度作用在下一时刻的速度,该时刻的速度作用在下一时刻的位置。 也就是说物体某一时刻的加速度,速度,位置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理解一下,如果理解请直接跳过该段。假设有一个时刻i,它的下一时刻为时刻j,j的下一时刻为时刻k。有一个物体A,它在i时刻的加速度为ai,速度为vi,下标随时刻改变。如果ai=0,aj=1m/s^2,那么vk>vj=vi。
在这之前请先前往比例专题,这几个公式也刚好为比例的实际例子:(不变的加粗,变量为红色) x=vt 你看两个变量x和v在方程的两端,所以它们成正比, Δv=at 再看这两个变量它们在方程的同侧,所以它们成反比。
进匀变!(末速度我用v1表示大家谅解一下)上公式!
1.v1=v0+at
2.x=v0t+(1/2)at^2
3.v[(1/2)t]=(v0+v1)/2
4.v[(1/2)x]=√((v0^2+v1^2)/2)
5.v1^2-v0^2=2ax
个人也觉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很e心
这些都是比较常用的公式,要按照已知和所求来灵活运用公式
再来说说图像
这个图非常的奈斯,在物理上有应用的: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S物理意义为x*y;图线的斜率k物理意义为k=y/x。这也正是v-t图像最常用的原因:它的面积(位移)和斜率(加速度)都有物理意义。结合图像去理解公式会更加方便,就什么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往里带就行了也会对物体的运动状况有更清晰的认知。
自由落体运动是v0=0,a=g,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就产生了比值(注意不是比例)这种操作(个人不推荐使用,它只适用于初速度为0的运动,而且你得对数字超级敏感,所以也不展开讲了,想了解的话自己用图像去推吧)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可以把匀减倒过来看成匀加,有时候会超级方便。
qwq差不多了,我还有好多好多没有讲到的比如参考系和相对运动这种骚东西,那不是还有(二)嘛,中秋快乐!